您好,南京捷康欢迎您!
2025年4月16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
首页 公司简介 产品中心 产品报价 技术支持 售后服务 招聘中心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技术中心- 技术支持
 
 
电脑检测安装全过程
主板 BIOS报错信息大解剖
◆ BIOS ROM checksum error-System halted
翻译:BIOS 信息在进行总和检查 ( checksum ) 时发现错误,因此无法开机。
解析:会遇到这种问题...通常是「死定了」!通常是因为 BIOS 信息刷新不完
全所造成的.
◆ CMOS battery failed
翻译:CMOS 电池失效。
解析:这表是 CMOS 电池的电力已经不足,请更换电池。
◆ CMOS checksum error-Defaults loaded
翻译:CMOS 执行整和检查时发现错误,因此载入预设的系统设定值。
解析:通常发生这种状况都是因为电池电力不足所造成,因此建议先换电源看看。如果此情形依然存在,那就有可能是 CMOS RAM 有问题,而因为 CMOS RAM 我们个人是无法维修的,所以建议送回原厂处理。
◆ Display switch is set incorrectly
翻译:显示开关配置错误。
解析:较旧型的主机板上有 Jumper 可设定萤幕为单色或彩色,而此讯息表示主机板上的设定和 BIOS 里的设定不一致,所以只要判断主机板和BIOS谁为正确,然后更新错误的设定即可。
◆ Press ESC to skip memory test
翻译:在内存测试中,可按下 ESC 略过。
解析:如果你在 BIOS 内并没有设定快速测试的话,那么开机就会执行电脑零件的测试,如果你不想等待,可按 ESC 略过或到 BIOS 内开启 Quick Power On Self Test一劳永逸
◆ HARD DISK initizlizing 【Please wait a moment...】
翻译:正在对硬盘做起始化 ( Initizlize ) 动作。
解析:这种讯息在较新的硬盘上根本看不到。但在较旧型的硬盘上,其动作因为较慢,所以就会看到这个讯息。
◆ HARD DISK INSTALL FAILURE
翻译:硬盘安装失败。
解析:遇到这种事,请先检查硬碟的电源线、硬盘线是否安装妥当?或者硬盘 Jumper 是否设错? ( 例如两台都设为 Master 或 Slave。)
◆ Primary master hard disk fail
翻译:POST 侦测到 Primary master IDE 硬盘有错误。
解析:遇到这种事,请先检查硬盘的电源线、硬盘线是否安装妥当?或者硬盘 Jumper 是否设错? ( 例如两台都设为 Master 或 Slave。)
◆ Primary slave hard disk fail
翻译:POST 侦测到 Primary slave IDE 硬盘有错误。
解析:遇到这种事,请先检查硬盘的电源线、硬盘线是否安装妥当?或者硬盘 Jumper 是否设错? ( 例如两台都设为 Master 或 Slave。)
◆ Secondary master hard fail
翻译:POST 侦测到 Secondary master IDE 硬盘有错误。
解析:遇到这种事,请先检查硬盘的电源线、硬盘线是否安装妥当?或者硬盘 Jumper 是否设错? ( 例如两台都设为 Master 或 Slave。)
◆ Secondary slave hard fail
翻译:POST 侦测到 Secondary slave IDE 硬盘有错误。
解析:遇到这种事,请先检查硬盘的电源线、硬盘线是否安装妥当?或者硬盘 Jumper 是否设错? ( 例如两台都设为 Master 或 Slave。)
◆ Hard disk(s) disagnosis fail
翻译:执行硬盘诊断时发生错误
解析:这种讯息通常代表硬盘本身故障...你可以先把这颗硬盘接到别的电脑上试试看,如果还是一样的问题,那只好送修
◆ Floppy disk(s) fail
翻译:无法驱动软驱。
解析:先检查软软驱线有没有接错或松脱?电源线有没有接好?如果这些都没问题,那可能就是软驱故障了。
◆ FLOPPY DISK(S) fail(80)
翻译:无法驱动软驱。
解析:先检查软驱线有没有接错或松脱?电源线有没有接好?如果这些都没问题,那可能就是软驱故障了。
◆ FLOPPY DISK(S) fail(40)
翻译:无法驱动软驱。
解析:先检查软驱线有没有接错或松脱?电源线有没有接好?如果这些都没问题,那可能就是软驱故障了。
◆ Keyboard error or no keyboard present
翻译:此讯息表示无法启动键盘。
解析:检查看看键盘连接线有没有插好?把它插好即可。
◆ Memory test fail
翻译:内存测试失败。
解析:通常会发生这种情形大概都是因为内存不兼容或故障所导致,所以请先以每次开机一条内存的方式分批测试,找出故障的内存,把它拿掉或送修即可。
◆ Override enable-Defualts loaded
翻译:目前的 CMOS 组态设定如果无法启动系统,则载入 BIOS 预设值以启动系统。
解析:可能是你在 BIOS 内的设定并不适合你的电脑 ( 像你的内存只能跑PC100但你让它跑PC133 ),这时进入 BIOS 设定画面把设定以稳定为优先做调整即可。
◆ Press TAB to show POST screen
翻译:按 TAB 可以切换幕萤显示。
解析:有一些 OEM 厂商会以自己设计的显示画面来取代 BIOS 预设的 POST 显示画面,而此讯息就是要告诉使用者可以按 TAB 来把厂商的自定画面和 BIOS 预设的 POST 画面来做切换。
开机自检响铃代码揭密
  在电脑发生故障时,机器响铃不断。这时,如果你是一位高手,也许可以根据经验判断出故障所在,若根据经验无法判断,或者你对硬件设备一无所知,这时只有去请教专业人员了。笔者由于一台电脑出现故障,开机后只有机器报错的响铃,找不到故障点,只好上网去查询PC机开机自检响铃代码的含义,最终依据代码准确查找出故障所在部位并将其排除。好东西不敢私藏,特向大家推荐,希望你也能据此准确地判断出故障所在,当一回高手。
  本文以较常见的两种BIOS(AMI BIOS和Award BIOS)的电脑为例,介绍开机自检响铃代码的具体含义(关于电脑使用的BIOS型号可从BIOS芯片上或者从开机自检的信息中看到,如看到AMI的字样则为AMI BIOS;如看到Award字样则为Award BIOS)。
  Award BIOS
  1短:系统正常启动。恭喜,你的机器没有任何问题。
  2短:常规错误,请进入CMOS Setup,重新设置不正确的选项。
  1长1短:RAM或主板出错。换一条内存试试,若还是不行,只好更换主板。
  1长2短:显示器或显示卡错误。
  1长3短:键盘控制器错误。检查主板。
  1长9短:主板Flash RAM或EPROM错误,BIOS损坏。换块Flash RAM试试。
  不断地响(长声):内存条未插紧或损坏。重插内存条,若还是不行,只有更换一条内存。
  不停地响:电源、显示器未和显示卡连接好。检查一下所有的插头。
  重复短响:电源有问题。
  无声音无显示:电源有问题。
  AMI BIOS
  1短:内存刷新失败。更换内存条。
  2短:内存ECC较验错误。在CMOS Setup中将内存关于ECC校验的选项设为Disabled就可以解决,不过最根本的解决办法还是更换一条内存。
  3短:系统基本内存(第1个64kB)检查失败。换内存。
  4短:系统时钟出错。
  5短:中央处理器(CPU)错误。
  6短:键盘控制器错误。
  7短:系统实模式错误,不能切换到保护模式。
  8短:显示内存错误。显示内存有问题,更换显卡试试。
  9短:ROM BIOS检验和错误。
  1长3短:内存错误。内存损坏,更换即可。
  1长8短:显示测试错误。显示器数据线没插好或显示卡没插牢。


故障硬盘数据拯救全攻略
  为了有效地保存硬盘中的数据,除了经常性地进行备份工作以外,还要学会在硬盘出现故障时如何救活硬盘,或者从坏的区域中提取出有用的数据,把损失降到最小程度。
  系统不认硬盘
  系统从硬盘无法启动,从A盘启动也无法进入C盘,使用CMOS中的自动监测功能也无法
发现硬盘的存在。这种故障大都出现在连接电缆或IDE端口上,硬盘本身故障的可能性不大,可通过重新插接硬盘电缆或者改换IDE口及电缆等进行替换试验,就会很快发现故障的所在。如果新接上的硬盘也不被接受,一个常见的原因就是硬盘上的主从跳线,如果一条IDE硬盘线上接两个硬盘设备,就要分清楚主从关系。
  CMOS引起的故障
  CMOS中的硬盘类型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硬盘的正常使用。现在的机器都支持"IDE Auto Detect"的功能,可自动检测硬盘的类型。当硬盘类型错误时,有时干脆无法启动系统,有时能够启动,但会发生读写错误。比如CMOS中的硬盘类型小于实际的硬盘容量,则硬盘后面的扇区将无法读写,如果是多分区状态则个别分区将丢失。还有一个重要的故障原因,由于目前的IDE都支持逻辑参数类型,硬盘可采用"Normal,LBA,Large"等,如果在一般的模式下安装了数据,而又在CMOS中改为其它的模式,则会发生硬盘的读写错误故障,因为其映射关系已经改变,将无法读取原来的正确硬盘位置。
  主引导程序引起的启动故障
  主引导程序位于硬盘的主引导扇区,主要用于检测硬盘分区的正确性,并确定活动分区,负责把引导权移交给活动分区的DOS或其他操作系统。此段程序损坏将无法从硬盘引导,但从软驱或光驱启动之后可对硬盘进行读写。修复此故障的方法较为简单,使用高版本DOS的FDISK最为方便,当带参数/mbr运行时,将直接更换(重写)硬盘的主引导程序。实际上硬盘的主引导扇区正是此程序建立的,FDISK.EXE之中包含有完整的硬盘主引导程序。虽然DOS版本不断更新,但硬盘的主引导程序一直没有变化,从DOS 3.x到Windos 95的DOS,只要找到一种DOS引导盘启动系统并运行此程序即可修复。
  分区表错误引发的启动故障
  分区表错误是硬盘的严重错误,不同的错误程度会造成不同的损失。如果是没有活动分区标志,则计算机无法启动。但从软驱或光驱引导系统后可对硬盘读写,可通过FDISK重置活动分区进行修复。
  如果是某一分区类型错误,可造成某一分区的丢失。分区表的第四个字节为分区类型值,正常的可引导的大于32MB的基本DOS分区值为06,而扩展的DOS分区值是05。很多人利用此类型值实现单个分区的加密技术,恢复原来的正确类型值即可使该分区恢复正常。
  分区表中还有其它数据用于记录分区的起始或终止地址。这些数据的损坏将造成该分区的混乱或丢失,可用的方法是用备份的分区表数据重新写回,或者从其它的相同类型的并且分区状况相同的硬盘上获取分区表数据。
  恢复的工具可采用NU等工具软件,操作非常方便。当然也可采用DEBUG进行操作,但操作繁琐并且具有一定的风险。
  分区有效标志错误的故障
  在硬盘主引导扇区中还存在一个重要的部分,那就是其最后的两个字节:"55aa",此字节为扇区的有效标志。当从硬盘、软盘或光盘启动时,将检测这两个字节,如果存在则认为有硬盘存在,否则将不承认硬盘。此处可用于整个硬盘的加密技术,可采用DEBUG方法进行恢复处理。另外,当DOS引导扇区无引导标志时,系统启动将显示为:"Mmissing Operating System"。方便的方法是使用下面的DOS系统通用的修复方法。
  DOS引导系统引起的启动故障
  DOS引导系统主要由DOS引导扇区和DOS系统文件组成。系统文件主要包括IO.SYS、MSDOS.SYS、COMMAND.COM,其中COMMAND.COM是DOS的外壳文件,可用其它的同类文件替换,但缺省状态下是DOS启动的必备文件。在Windows 95携带的DOS系统中,MSDOS.SYS是一个文本文件,是启动Windows必须的文件,但只启动DOS时可不用此文件。DOS引导出错时,可从软盘或光盘引导系统后使用SYS C:命令传送系统,即可修复故障,包括引导扇区及系统文件都可自动修复到正常状态。
  FAT表引起的读写故障
  FAT表记录着硬盘数据的存储地址,每一个文件都有一组FAT链指定其存放的簇地址。FAT表的损坏意味着文件内容的丢失。庆幸的是DOS系统本身提供了两个FAT表,如果目前使用的FAT表损坏,可用第二个进行覆盖修复。但由于不同规格的磁盘其FAT表的长度及第二个FAT表的地址也是不固定的,所以修复时必须正确查找其正确位置,一些工具软件如NU等本身具有这样的修复功能,使用也非常的方便。采用DEBUG也可实现这种操作,即采用其m命令把第二个FAT表移到第一个表处即可。如果第二个FAT表也损坏了,则也无法把硬盘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但文件的数据仍然存放在硬盘的数据区中,可采用CHKDSK或SCANDISK命令进行修复,最终得到*.CHK文件,这便是丢失FAT链的扇区数据。如果是文本文件则可从中提取出完整的或部分的文件内容。
  目录表损坏引起的引导故障
  目录表记录着硬盘中文件的文件名等数据,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该文件的起始簇号。目录表由于没有自动备份功能,所以如果目录损坏将丢失大量的文件。一种减少损失的方法也是采用CHKDSK或SCANDISK程序恢复的方法,从硬盘中搜索出*.CHK文件,由于目录表损坏时仅是首簇号丢失,每一个*.CHK文件即是一个完整的文件,把其改为原来的名字即可恢复大多数文件。
  误删除分区时数据的恢复
  当用FDISK删除了硬盘分区之后,表面上是硬盘中的数据已经完全消失,在未格式化时进入硬盘会显示为无效驱动器。如果了解FDISK的工作原理,就会知道FDISK只是重新改写了硬盘的主引导扇区(0面0道1扇区)中的内容,具体说就是删除了硬盘分区表信息,而硬盘中的任何分区的数据均没有改变。可仿照上述的分区表错误的修复方法,即想办法恢复分区表数据即可恢复原来的分区及数据。如果已经对分区格式化,在先恢复分区后,可按下面的方法恢复分区数据。
  误格式化硬盘数据的恢复
在DOS高版本状态下,FORMAT格式化操作在缺省状态下都建立了用于恢复格式化的磁盘信息,实际上是把磁盘的DOS引导扇区、FAT分区表及目录表的所有内容复制到了磁盘的最后几个扇区中(因为后面的扇区很少使用),而数据区中的内容根本没有改变。这样通过运行UNFORMAT命令即可恢复。另外DOS还提供了一个MIROR命令用于记录当前磁盘的信息,供格式化或删除之后的恢复使用,此方法也比较有效。

计算机常见故障判断方法
 一、计算机常见故障可分为硬件和软件故障,具体介绍如下:
   1、硬件故障常见现象:如主机无电源显示、显示器无显示、主机喇叭鸣响并无法使用、显示器提示出错信息但无法进入系统。
   2、软件故障常见现象:如显示器提示出错信息无法进入系统,进入系统但应用软件无法运行。
  二、对故障的操作方法:
   1、 先静后动:先分析考虑问题可能在哪,然后动手操作;
   2、 先外后内:首先检查计算机外部电源、设备、线路,然后再开机箱;
   3、 先软后硬:先从软件判断入手,然后再从硬件着手。
  三、对故障的具体操作:
   1、计算机主机或显示器无电源显示:检查计算机外部电源线及显示器电源插头;
   2、显示器无显示或音响无声音:可检查显卡或声卡有无松动或插头是否插紧;
   3、主机喇叭鸣响:可根据响声数来判断错误,如AMI的BIOS(1响内存刷新故障,2响内存校验错,3响64K基本内存故障,4响系统时钟或内存错,5响CPU故障,6响键盘故障,7响硬中断故障,8响显存错误,9响主板RAM、ROM校验错或显卡错,10响CMOS错);AWARD的BIOS(1响系统正常,2响CMOS设置错或主板RAM出错,3响显卡故障,4响键盘错,10响主板RAM、ROM错误,不停响内存、显卡或电源故障),然后进入CMOS查找错误设置并进行修改,仍不行只有开机箱检查硬件,对机箱内的硬件修理最好请专业人士帮助。
   4、 根据屏幕提示错误信息判断:
   (A)CMOS Battery State LOW(CMOS电池不足);
   (B)Keyboard Interface Error(键盘接口错误);
   (C)Hard disk drive failure(硬盘故障);
   (D)hard disk not present(硬盘参数错误);
   (E)Missing operating System(硬盘主引导区被破坏);
   (F)Non 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启动系统文件错误);
   (G)Replace Disk And Press A Key To Reboot(CMOS硬盘参数设置错误);
   (H)Invalid Media Type Reading Drive C:(硬盘参数不匹配);
   (I)Invalid Drive Specification(硬盘BOOT引导系统被破坏);
   (J)Invalid BOOT Diskette,Diskette BOOT Failure(软盘引导系统错);
   (K)FDD Controller Failure BIOS(软驱控制错误);
   (L)HDD Controller Failure BIOS(硬盘控制错误);
   (M)Drive Error (BIOS未收到硬盘响应信号);
   (N)Cache Memory Bad, Do Not Enable Cache(主板Cache故障)。
   5、 应用软件故障:
   (A)首先用带系统软盘启动计算机,在Dos状态下用杀病毒软件检查硬盘;
   (B)如硬盘无法启动可先用原硬盘中相同版本系统软盘启动并用SYS传系统文件到硬盘或用FDISK检查硬盘分区是否正确;
   (C)启动计算机并按下F8键,选菜单第3项进入Windows安全模式,检查故障,并重新启动;
   (D)对该软件UNINSTALL及删除其所在目录后,重新安装该软件.

微机故障常见的检测方法
平时常见的微机故障现象中,有很多并不是真正的硬件故障,而是由于某些设置或系统特性不为人知而造成的假故障现象。认识下面的微机假故障现象有利于快速地确认故障原因,避免不必要的故障检索工作。
1、电源插座、开关 很多外围设备都是独立供电的,运行微机时只打开计算机主机电源是不够的。例如:显示器电源开关未打开,会造成"黑屏"和"死机"的假象;外置式MODEM电源开关未打开或电源插头未插好则不能拨号、上网、传送文件,甚至连MODEM都不能被识别。打印机、扫描仪等都是独立供电设备,碰到独立供电的外设故障现象时,首先应检查设备电源是否正常、电源插头/插座是否接触良好、电源开关是否打开。
2、连线问题 外设跟计算机之间是通过数据线连接的,数据线脱落、接触不良均会导致该外设工作异常。如:显示器接头松动会导致屏幕偏色、无显示等故障;又如:打印机放在计算机旁并不意味着打印机连接到了计算机上,应亲自检查各设备间的线缆连接是否正确。
3、设置问题 例如:显示器无显示很可能是行频调乱、宽度被压缩,甚至只是亮度被调至最暗;音箱放不出声音也许只是音量开关被关掉;硬盘不被识别也许只是主、从盘跳线位置不对……。详细了解该外设的设置情况,并动手试一下,有助于发现一些原本以为非更换零件才能解决的问题。
4、系统新特性 很多"故障"现象其实是硬件设备或操作系统的新特性。如:带节能功能的主机,在间隔一段时间无人使用计算机或无程序运行后会自动关闭显示器、硬盘的电源,在你敲一下键盘后就能恢复正常。如果你不知道这一特征,就可能会认为显示器、硬盘出了毛病。再如Windows、NC的屏幕保护程序常让人误以为病毒发作…… 多了解微机、外设、应用软件的新特性、多向专家请教,有助于增加知识、减少无谓的恐慌。 \[]5、其它易疏忽的地方 CD-ROM的读盘错误也许只是你无意中将光盘正、反面放倒了;软盘不能写入也许只是写保护滑到了"只读"的位置。发生了故障,首先应先判断自身操作是否有疏忽之处,而不要盲目断言某设备出了问题。


微机故障常见的检测方法
1、清洁法 对于机房使用环境较差,或使用较长时间的机器,应首先进行清洁。可用毛刷轻轻刷去主板、外设上的灰尘,如果灰尘已清扫掉,或无灰尘,就进行下一步的检查。 另外,由于板卡上一些插卡或芯片采用插脚形式,震动、灰尘等其他原因,常会造成引脚氧化,接触不良。可用橡皮擦擦去表面氧化层,重新插接好后开机检查故障是否排除。
2、直接观察法 即"看、听、闻、摸"。 "看"即观察系统板卡的插头、插座是否歪斜,电阻、电容引脚是否相碰,表面是否烧焦,芯片表面是否开裂,主板上的铜箔是否烧断。还要查看是否有异物掉进主板的元器件之间(造成短路),也可以看看板上是否有烧焦变色的地方,印刷电路板上的走线(铜箔)是否断裂等等。 "听"即监听电源风扇、软/硬盘电机或寻道机构、显示器变压器等设备的工作声音是否正常。另外,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常常伴随着异常声响。监听可以及时发现一些事故隐患和帮助在事故发生时即时采取措施。 "闻"即辨闻主机、板卡中是否有烧焦的气味,便于发现故障和确定短路所在地。 "摸"即用手按压管座的活动芯片,看芯片是否松动或接触不良。另外,在系统运行时用手触摸或靠近CPU、显示器、硬盘等设备的外壳根据其温度可以判断设备运行是否正常;用手触摸一些芯片的表面,如果发烫,则为该芯片损坏。
3、拔插法 PC机系统产生故障的原因很多,主板自身故障、I/O总线故障、各种插卡故障均可导致系统运行不正常。采用拔插维修法是确定故障在主板或I/O设备的简捷方法。该方法就是关机将插件板逐块拔出,每拔出一块板就开机观察机器运行状态,一旦拔出某块后主板运行正常,那么故障原因就是该插件板故障或相应I/O总线插槽及负载电路故障。若拔出所有插件板后系统启动仍不正常,则故障很可能就在主板上。 拔插法的另一含义是:一些芯片、板卡与插槽接触不良,将这些芯片、板卡拔出后在重新正确插入可以解决因安装接触不当引起的微机部件故障。
4、交换法 将同型号插件板,总线方式一致、功能相同的插件板或同型号芯片相互交换,根据故障现象的变化情况判断故障所在。此法多用于易拔插的维修环境,例如内存自检出错,可交换相同的内存芯片或内存条来判断故障部位,无故障芯片之间进行交换,故障现象依旧,若交换后故障现象变化,则说明交换的芯片中有一块是坏的,可进一步通过逐块交换而确定部位。如果能找到相同型号的微机部件或外设,使用交换法可以快速判定是否是元件本身的质量问题。 交换法也可以用于以下情况:没有相同型号的微机部件或外设,但有相同类型的微机主机,则可以把微机部件或外设插接到该同型号的主机上判断其是否正常。
5、比较法 运行两台或多台相同或相类似的微机,根据正常微机与故障微机在执行相同操作时的不同表现可以初步判断故障产生的部位。
6、振动敲击法 用手指轻轻敲击机箱外壳,有可能解决因接触不良或虚焊造成的故障问题。然后可进一步检查故障点的位置排除之。
7、升温降温法 人为升高微机运行环境的温度,可以检验微机各部件(尤其是CPU)的耐高温情况,因而及早发现事故隐患。 人为降低微机运行环境的温度,如果微机的故障出现率大为减少,说明故障出在高温或不能耐高温的部件中,此举可以帮助缩小故障诊断范围。 事实上,升温降温法是采用的是故障促发原理,以制造故障出现的条件来促使故障频繁出现以观察和判断故障所在的位置。
8、程序测试法 随着各种集成电路的广泛应用,焊接工艺越来越复杂,同时,随机硬件技术资料较缺乏,仅靠硬件维修手段往往很难找出故障所在。而通过随机诊断程序、专用维修诊断卡及根据各种技术参数(如接口地址),自编专用诊断程序来辅助硬件维修则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程序测试法的原理就是用软件发送数据、命令,通过读线路状态及某个芯片(如寄存器)状态来识别故障部位。此法往往用于检查各种接口电路故障及具有地址参数的各种电路。但此法应用的前提是CPU及总线基本运行正常,能够运行有关诊断软件,能够运行安装于I/O总线插槽上的诊断卡等。编写的诊断程序要严格、全面、有针对性,能够让某些关键部位出现有规律的信号,能够对偶发故障进行反复测试及能显示记录出错情况。软件诊断法要求具备熟练编程技巧、熟悉各种诊断程序与诊断工具(如debug、DM等)、掌握各种地址参数(如各种I/O地址)以及电路组成原理等,尤其掌握各种接口单元正常状态的各种诊断参考值是有效运用软件诊断法的前提基础。
死机现象的故障一般检查处理方法
在微机故障现象中,死机是一种较常见的故障现象,同时也是难于找到原因的故障现象之一。由于在"死机"状态下无法用软件或工具对系统进行诊断,因而增加了故障排除的难度。 死机现象一般表现为:系统不能启动、显示黑屏、显示"凝固"、键盘不能输入、软件运行非正常中断等。 死机可以由软件和硬件两方面的原因引起,本文主要分析由硬件引起的死机故障以及检查处理方法。 掌握下面的方法,可以加快对死机故障原因的确认,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⒈排除系统"假"死机现象
①首先排除因电源问题带来的"假"死机现象。应检查微机电源是否插好,电源插座是否接触良好,主机、显示器以及打印机、扫描仪、外置式MODEM、音箱等要外接电源的设备电源插头是否可靠地插入了电源插座,上述各部件的电源开关是否都置于了开(ON)的位置。
②检查微机各部件间数据、控制连线是否连接正确和可靠,插头间是否有松动现象。尤其是主机与显示器的数据线连接不良常常造?quot;黑屏"的假死机现象。
⒉排除病毒和杀毒因素引起的死机现象 用无毒干净的系统盘引导系统,然后运行KV300、KILL、AV95、SCAN等防病毒软件的最新版本对硬盘进行检查,确保微机安全,排除因病毒引起的死机现象。 另外,如果在杀毒后引起了死机现象,这多半是因为病毒破坏了系统文件、应用程序及关键的数据文件;或是杀毒软件在消除病毒的同时对正常的文件进行了误操作,破坏了正常文件的结构。碰到这类问题,只能将被损坏(即运行时引起死机)的系统或软件进行重装。
3.不同时候死机的处理方法 如果是在系统启动期间发生的死机,请转到第6步;如果是在系统启动后,软件运行期间发生的死机,请转到第5步;如果是"黑屏"类的死机请转到第11步;其它死机请继续下一步。
⒋越来越频繁的死机现象的故障判断 如果死机现象是从无到有,并且越来越频繁,一般有以下两个原因: ①使用维护不当,请参见第7步; ②微机部件品质不良或性能不稳定,请参见第10步。
5.排除软件安装、配置问题引起的死机现象
①如果是在软件安装过程中死机,则可能是系统某些配置与安装的软件冲突。这些配置包括系统BIOS设置、CONFIG.SYS和AUTOEXEC.BAT的设置、WINDOWS.INI、SYSTEM.INI的设置以及一些硬件驱动程序和内存驻留程序。 可以试着修改上述设置项。对BIOS可以取其默认设置,如"LOAD SETUP DEFAULT"和"LOAD BIOS DEFAULT";对CONFIG.SYS和AUTOEXEC.BAT则可以在启动时按F5跳过系统配置文件或按F8逐步选择执行以及逐项修改CONFIG.SYS和AUTOEXEC.BAT中的配置尤其是EMM386中关于EMS、XMS的配置情况来判断与安装程序什么地方发生了冲突;一些硬件驱动程序和内存驻留程序则可以通过不装载它们的方法来避免冲突。
②如果是在软件安装后发生了死机,则是安装好的程序与系统发生冲突。一般的做法是恢复系统在安装前的各项配置,然后分析安装程序新装入部分使用的资源和可能发生的冲突,逐步排除故障原因;删除新安装程序也是解决冲突的方法之一。
③如果是因为病毒或杀毒引起的软件运行死机,请参见第2步。
⒍系统启动过程中的死机现象 系统启动过程中的死机现象又有两种情况:
①致命性死机,即系统自检过程未完成就死机,一般系统不给出提示
②非致命性死机,在自检过程中或自检完成后死机,但系统给出声音、文字等提示信息 。 对于第一种情况,可以根据开机自检时致命性错误列表的情况,再结合其它方法对故障原因做进一步的分析,如:硬件安装情况(请参见第8步),系统配置(请参见第9步),硬件设备品质(请参见第10步)以及显示器黑屏(请参见第11步)等。 对于第二种情况,可以根据开机自检时非致命性错误代码表,开机自检时非致命性错误代码表]和开机自检时鸣笛音响对应的错误代码表;开机自检时鸣笛音响对应的错误代码表,中所列的情况对可能出现故障的部件做重点检查,但也不能忽略相关部件的检查,因为相当多的故障并不是由提示信息指出的部件直接引起,而常常由相关部件故障引发。一些关键系统部件(如:CPU、内存条、CACHE、电源、系统后备电池、主板、总线等)的故障也常常以各种相关或不相关部件故障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这些部件的检查也应在考虑范围之内。
⒎排除因使用、维护不当引起的死机现象 微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因为使用、维护不当而引起死机,尤其是长时间不使用微机后常会出现此类故障。引起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①积尘导致系统死机 灰尘是微机的大敌。过多的灰尘附着在CPU、芯片、风扇的表面会导致这些元件散热不良;电路印刷板上的灰尘在潮湿的环境中常常导致短路。上述两种情况均会导致死机。 可以用毛刷将灰尘扫去,或用棉签沾无水酒精清洗积尘元件。注意不要将毛刷和棉签的毛、棉留在电路板和元件上而成为新的死机故障源。
②部件受潮 长时间不使用微机,会导致部分元件受潮而使用不正常。可用电吹风的低热挡均匀对受潮元件"烘干"。注意不可对元件一部分加热太久或温度太高,避免烤坏元件。
③板卡、芯片引脚氧化导致接触不良 将板卡、芯片拔出,用橡皮擦轻轻擦拭引脚表面去除氧化物,重新插入插座。
④板卡、外设接口松动导致死机 仔细检查各I/O插槽插接是否正确,各外设接口接触是否良好,线缆连接是否正常。
⑤意外损坏 如:雷击电流通过未经保护的电源及MODEM电话线进入主机,损坏电源、主机板、MODEM及各种内外设备。 意外损坏是否发生、其对微机产生了什么破坏性的后果,都只能用交换法、拔插法测试主机各部件的好坏来判断。
8.排除因系统配置不当引起的死机现象 系统配置与微机硬件设备和系统BIOS、主板上跳线开关设置密切相关,常见的死机故障原因有:
①CPU主频设置不当 这一类的故障主要有CPU主频跳线开关设置错误、Remark CPU引起的BIOS设置与实际情况不符、超频使用CPU,CPU性能不良引起的死机
②内存条参数设置不当 这一类的故障主要有内存条设置错误和Remark 内存条引起的BIOS设置与实际情况不符
③CACHE参数设置不当 这一类的故障主要有CACHE设置错误、Remark CACHE引起的BIOS设置与实际情况不符
④CMOS参数被破坏 由于频繁修改CMOS参数,或病毒对CMOS参数的破坏,常常导致CMOS参数混乱而很难恢复。可以采用对CMOS放电的方法并采用系统BIOS默认设置值重新设定CMOS参数。CMOS的放电方法可参照主板说明书进行。重设CMOS参数后,还必须对硬盘杀毒。
⒐排除因硬件安装不当引起的死机现象 硬件外设安装过程中的疏忽常常导致莫名其妙的死机,而且这一现象往往在微机使用一段时间后才逐步显露出来,因而具有一定的迷惑性。
①部件安装不到位、插接松动、连线不正确引起的死机 显示卡与I/O插槽接触不良常常引起显示方面的死机故障,如"黑屏";内存条、CACHE与插槽插接松动则常常引起程序运行中死机,甚至系统不能启动;其它板卡与插槽(插座)的接触问题也常常引起各种死机现象。 要排除这些故障,只需将相应板卡、芯片用手摁紧,或从插槽(插座)上拔下从新安装。如果有空闲插槽 (插座),也可将该部件换一个插槽(插座)安装以解决接触问题。 线缆连接不正确有时也会引发死机故障。
②安装不当导致部件变形、损坏引起的死机 口径不正确、长度不恰当的螺钉常常导致部件安装孔损坏、螺钉接触到部件内部电路引起短路导致死机;不规格的主板、零部件或不规范的安装步骤常常引起机箱、主板、板卡外形上的变异因而挤压该部件内部元件导致局部短路、内部元件损坏导致莫名其妙的死机。 如果只是微机部件外观变形,可以通过正确的安装方法和更换符合规格的零部件来解决;如果已经导致内部元件损坏,则只能更换新的零部件了。
10.排除因硬件品质不良引起的死机现象 一般说来,微机产品都是国际大厂商按照国际标准流水线生产出来的,部件不良率是很低的。但是计算机产品高利润的诱惑使许多非法厂商对微机标准零部件改头换面、进行改频、重新标记(Remark)、以次充好甚至将废品、次品当作正品出售,导致这些"超水平"发挥的产品性能不稳定,环境略有不适或使用时间稍长就会频繁发生故障,尤其是CPU、内存条、CACHE、主板等核心部件及其相关产品的品质不良,是导致无原因死机的主要故障源。 检查时应着重检查以下部件:
①CPU CPU是被假冒得最多也是极容易导致死机的部件。被Remark的CPU在低温、短时间使用时一切正常,但只要在连续高温的环境中长时间使用其死机弊端就很容易暴露。使用Windows、3DS等对CPU特性要求较高的软件比DOS等简单软件更能发现CPU的问题。 参照说明书将CPU主频跳低1到2个档次使用,如:将166降为150、133或120使用。如果死机现象大幅度减少或消失,就可以判断是CPU有问题。也可以用交换法,更换同型号的正常CPU如果不再死机一般可以断定是CPU的问题。 有些用户喜欢把CPU超频使用以获得高速的性能,这也是常导致计算机死机的原因。将CPU跳回原频率就能解决死机问题。
②内存条 内存条常常被做的手脚有:速度标记被更改,如:70ns被Remark为60ns;非奇偶校验冒充奇偶校验内存;非EDO内存冒充EDO内存;劣质内存条冒充好内存条。 在BIOS中将内存条读写时间适当增加(如:从60ns升为70ns),如果死机消失可以断定是内存条速度问题。 如果是内存本身的质量问题,只有通过更换新的内存条才能解决。
③CACHE CACHE也存在以次充好问题。另外,CACHE本身的损坏也导致严重的死机。系统BIOS设置中的关闭外部CACHE选项,如果死机消失,则必是CACHE问题。
④CMOS芯片损坏 CMOS芯片一般不容易损坏,但一旦有物理损坏则必然引起死机,其中以黑屏不能启动为主。由于CMOS芯片目前都已集成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芯片组中,所以,更换CMOS芯片往往要连主板一起更换。
⑤主板 一般主板的故障常常是最先考虑然而却是要到最后才能确定的。除了印刷板上的飞线、断线和主板上元件被烧焦、主板受挤压变形、主板与机箱短路等明显的现象外,主板本身的故障只有在确认了主板上所有零部件正常(将你的板卡、CPU、内存条等配件拿到好的主板上使用正常,而别人使用正常的板卡、器件插到你的主板上就不能正常运行)时才能判断是否是主板故障。 如果更换了好的同型号主板死机依然存在,则可能是该主板与某个零部件不兼容。要么更换兼容的其它型号的主板,要么只能用拔插法依次测试各板卡、芯片,找出不兼容的零部件更换之。电源、风扇、机箱等 劣质电源、电源线缆故障、电源插接松动、电源电压不稳都是引起不明原因死机的罪魁祸首。CPU风扇、电源风扇转动不正常、风扇功率不足则会引起CPU和机箱内"产热大户"元件散热不良因而引起死机。
11.系统黑屏故障的排除 系统死机故障的很大一部分现象表现为黑屏(即显示器屏幕上无任何显示),这类故障与显示器、显示卡关系很密切,同时系统主板、CPU、CACHE、内存条、电源等部件的故障也能导致黑屏。 系统黑屏的死机故障的一般检查方法如下:
①排除"假"黑屏 检查显示器电源插头是否插好,电源开关是否已打开,显示器与主机上显示卡的数据连线是否连接好、连接插头是否松动,看是否是因为这些因素引起的黑屏。 另外,应该动一下鼠标或按一下键盘看屏幕是否恢复正常。因为黑屏也可能是因为设置了节能模式(可在BIOS设置中查看和修改)而出现的假死机。
②在黑屏的同时系统其它部分是否工作正常,如:启动时软/硬盘驱动器自检是否通过,键盘按键是否有反应等。可以通过交换法用一台好的显示器接在主机上测试,如果只是显示器黑屏而其它部分正常,则只是显示器出了问题,这仍是一种假死机现象。
③黑屏发生在系统开机自检期间,请参见第6步
④黑屏发生在显示驱动程序安装或显示模式设置期间,显然是选择了显示系统不能支持的模式,应选择一种较基本的显示方式。如:Windows下设置显示模式后黑屏或花屏,则应在DOS下运行Windows目录下的SETUP.EXE程序选择标准VGA显示方式。
⑤检查显示卡与主板I/O插槽接触是否正常、可靠,必要时可以换一个I/O槽插入显示卡试试。
⑥换一块已确认性能良好的同型号显示卡插入主机重新启动,若黑屏死机现象消除则是显示卡的问题。
⑦换一块已确认性能良好的其它型号显示卡插入主机重新启动,若黑屏死机现象消除则是显示卡与主板不兼容,可以考虑更换显示卡或主板。
⑧检查是否错误设置了系统的核心部件,如CPU的频率、内存条的读写时间、CACHE的刷新方式、主板的总线速率等,这些都可能导致黑屏的死机现象。
⑨检查主机内部各部件连线是否正确,有一些特殊的连线错误会导致黑屏死机。 ⑩请参见本文的其它步骤所列的死机故障诊断步骤,这些故障导致的死机常常也伴随着黑屏。
12、排除死机故障的常用方法 在具体故障检查中常常用以下方法查找死机故障的原因: (清洁法 ·拨插法 ·交换法 ·振动敲击法 ·升温降温法 ·比较法)
微机不能启动有几种情况:一种是由于主机加了系统级保护口令;一种是在开机自检时死机;一种是硬盘不能启动,通过软驱、光驱或网络服务器仍能启动;另一种则是系统有效驱动器均不能启动;还有一种是能部分启动但不能启动完全。下面针对这几种情况分别阐述它们的处理方法。
1、系统级开机口令保护 由于忘记了口令而无法通过系统级口令保护导致微机不能启动的故障,CMOS口令遗忘的处理方法]中的相关叙述。
2、开机自检时死机
3、硬盘不能启动,通过软驱、光驱或网络服务器仍能启动 这种情况一般是硬盘启动信息不完整或遭到了破坏,可以利用工具软件进行恢复。如果以前制作有系统急救盘,可以利用软盘启动,然后用急救盘恢复硬盘系统信息;如果没有系统急救盘,可以按照系统CMOS信息、硬盘分区表、C盘引导扇区、DOS系统文件、系统配置文件的顺序对硬盘进行恢复。
①判断系统是否能识别硬盘
②若系统BIOS能识别硬盘,则判断主引导记录、系统分区表和逻辑C盘信息是否正确。 以A驱启动为例,若从A驱启动后DOS不能识别C盘,表明硬盘的主引导记录、分区信息已遭破坏,应使用FDISK重写主引导扇区并重新建立分区信息,然后用FORMAT C:命令对C盘进行高级格式化。
③若从A驱启动后DOS能识别和进入C盘但不能从C盘启动,表明分区表和逻辑C盘信息正确,此时应判断C盘分区是否被激活。可运行FDISK查看并将C盘设为活动分区,
④若分区表信息正确且C盘已是活动分区但仍不能从C盘启动,表明C盘DOS引导记录已遭到破坏,应重建C盘引导系统。可从A驱启动,并执行SYS C:命令将DOS系统传到C盘上。
⑤经上述步骤,C盘应能启动成功。若还不能,则应检查病毒。
⑥在重装DOS引导系统的过程中如发现不能写入分区表信息或引导区记录,应检查BIOS设置中是否打开了病毒防护功能而阻止了程序向主引导分区的写操作。
⑦如果系统BIOS不能识别硬盘,或在排除了软件和病毒原因后仍不能启动,则应打开机箱检查软/硬盘驱动器的电源、数据电缆是否正常,连接是否可靠,驱动器安装是否正确,驱动器本身质量是否有问题。涉及硬件的检查建议向专家请教。
4、系统有效驱动器均不能启动
①检查系统BIOS设置中是否正确设置了软/硬盘驱动器的各项参数,参数设置不正常会导致微机不能正确识别各个驱动器,则系统启动也无从说起。
②若系统能正确识别各个驱动器,除硬盘外的驱动器都能启动系统,则可参照本文第3节的方法对硬盘进行处理。
③若仍不能从A驱或CDROM上启动,应该检查A驱或CDROM的安装、连线是否正常。
④若A驱或CDROM安装正常仍不能启动,应该检查启动软盘或启动光盘是否安装了完整的DOS引导系统,该步骤只能在其它确认正常的计算机上进行检查。完整的DOS系统应该包括BOOT区程序、IO.SYS、MSDOS.SYS、COMMAND.COM,并且BOOT区程序必须占据引导盘的引导扇区位置,其余三个文件在数据区的最前位置并要连续存放。有些版本的DOS系统中用IBMBIO.COM 代替IO.SYS,用IBMDOS.COM代替MSDOS.SYS,但其存放要求是一致的。
⑤若系统引导盘也无问题,则应检查软驱磁头或CDROM 的光头是否太脏,可用清洗剂或无水酒精进行清洗。
⑥仍不能引导的,可能是驱动器本身有故障,建议向专家请教。
5、能部分启动但不能启动完全
①启动过程中在出现"Starting MS-DOS"时按F5键能启动成功而不按F5键启动失败,则问题出在CONFIG.SYS和AUTOEXEC.BAT的配置上。可在启动过程中在出现"Starting MS-DOS"时按F8键然后一句一句地执行CONFIG.SYS和AUTOEXEC.BAT中的语句找出死机的位置把该句删除或进行修改。
②启动过程中在出现"Starting MS-DOS"时按F5键启动失败或者根本不出现"Starting MS-DOS",这主要是DOS引导系统遭到破坏或没有安装完全。较简单的方法是重新安装DOS系统,如:用正常的驱动器和引导盘启动,然后用SYS x:将系统传入x驱动器,这里的x是要重新安装DOS系统的驱动器盘符。
③在重装DOS引导系统的过程中如发现不能写入分区表信息或引导区记录,应检查BIOS设置中是否打开了病毒防护功能而阻止了程序向主引导分区的写操作。
④如果屡次重装DOS系统仍启动失败,有可能是盘片上存储引导系统的部分有物理介质损坏,建议向专家请教。
学会判断硬件故障
在电脑市场里最可怜的人要数那些将带有故障的电脑搬来搬去的人了。组装机与品牌机比起来虽然有她的长处,但没有良好的售后服务是她的致命短处。
大部分电脑故障是软件故障,因此在未确定是硬件故障前没必要将整台机器搬来搬去。即使是硬件故障,也没必要将整台机器搬去,只须将出故障的部件拿去即可。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硬件故障的诊断和测试方法,以后电脑出了故障不用将整台机器都搬去了(当然最好是不出故障!)。


故障及对策
如果想对电脑故障做全面的分析,那恐怕要写一本书,且那也并非易事。关于软件的故障在各类报刊上介绍过很多,因此这里只介绍硬件故障的症状,原因以及解决方法。
一、电脑启动过程
Ⅰ、首先来了解一下电脑的启动过程
1、贮存在ROM(只读存储器)中的Bootstrap Loader程序和自诊断程序移动到RAM(随机存储器)中。
2、随着Bootstrap Loader的运行,储存在辅助记忆装置中的操作系统将系统文件送到RAM中。
3、执行系统文件Io.sys和Msdos.sys。这时画面上出现"Starting Windowsn98……"的信息。
4、若有Config.sys则执行它。
5、执行系统文件的Command.com文件。
6、若有Autoexec.bat则执行它。
7、读取Windows的初始化文件"System.ini"和"Win.ini",再读取注册表文件。
8、启动结束,出现初始画面,运行操作系统。
这个过程中,在主板的ROM BIOS中监测硬件是否异常,包括硬件故障,接线情况,各类卡的安装等。如果发生错误,画面上什么也不出现,启动停止。
这种情况下很可能是硬件故障。
Ⅱ、系统启动顺序
1、PC电源的ON--显示器,键盘,机箱上的灯闪烁。
2、检测显卡--画面上出现短暂的显卡信息。
3、检测内存--随着嘟嘟的声音画面上出现内存的容量信息。
4、执行BIOS--画面上出现简略的BIOS信息。
5、检测其他设备--出现其他设备的信息(CPU,HDD,MEM...)。
6、执行OS(操作系统)的初始化文件-Starting Windows 98等。
Ⅲ、在启动时主板中发出声音,通过这个声音可以判断是何种错误
根据主板形式的不同,声音的表示也有所不同.
AMI BIOS:
1短:内存刷新失败
2短:内存校验错误
3短:基本内存错误
4短:系统时钟错误
5短:CPU错误
6短:键盘错误
7短:实模式错误
8短:内存显示错误
9短:ROM BIOS校验错误
1长3短:内存错误
AWARD BIOS:
1短:启动正常
2短:非致命错误
1长1短:显示错误
1长2短:键盘错误
其他BIOS可查阅相关资料,这里不再详细介绍。
二、易混淆的软件故障
必须明确地区分硬件故障和软件故障,否则费了很大的力气将电脑搬到电脑市场,店主告诉你是软件故障时你会是什么心情呢。特别是启动故障也有可能是软件故障造成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由软件故障造成的启动异常。
Ⅰ、CMOS Setup的错误
如果在CMOS Setup中的硬盘设置不正确的话,因为电脑无法识别硬盘,因此导致不能用硬盘中的操作系统(Windows)启动。出现画面但无法启动时应该检查CMOS
Setup的内容。若要正确识别硬盘,可以使用CMOS Setup中的"IDE HDD Auto Detection"选项。
Ⅱ、系统文件的错误
Windows启动时需要Command.com, Io.sys, Msdos.sys, Drvspace.bin 四个文件。如果这些文件遭破坏,即使识别了硬盘也不能启动。这时可以使用"Sys.com"文件恢复这些文件。用启动盘启动后,键入"Sys
c:"即可。
Ⅲ、初始化文件的错误
Windows在启动时要读取"Autoexec.bat","Config.sys","System.ini","Win.ini","User.dat","System.dat"六个文件。但在读取时若其中有错误的信息将发生启动失败。而这些文件是很难恢复的,因此要使用Windows重新设置等方法。但这不是硬件故障,用不着把电脑抱到电脑市场去。
Ⅳ、Windows的错误Windows初始画面出现后的故障大部分是软件的故障。程序间的冲突或驱动程序的问题等等。这样的问题可以用翻阅书籍等方法自行解决。
三、不是故障的硬件故障
虽然不是故障,但时常发生用户组装不正确或插口松脱等现象。这时可以自己打开电脑检查接线,插口等的错误。在新购硬盘,CD-ROM等EIDE设备时要注意将连接在中间的装置设置为"SlaveE",将连接在边上的装置设置为"Master",如果设置得不正确,有可能无法启动或使用相应装置时发生错误。


测试方法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硬件故障的基本测试方法。显示器没有任何图像出现时可以使用下面的方法测试出故障的部件。
一、首先准备一个工作台。
二、将主板从机箱拔出,再把主板上的所有部件拔出,只留下CPU和RAM.然后把主板放到工作台上。
三、将稳压电源连接在主板上。
四、将显卡插入AGP插槽。当然如果是PCI显卡则插入PCI插槽中。插入时要注意将显卡镀金的部分完全地插入插槽中。
五、连接显示器电源插口后将显卡与显示器连接起来。
六、打开显示器电源,再接通机箱电源开关。然后用金属棒接触主板的电源开关。
主板的电源开关是与机箱电源开关连接的部分,一般标记为"PWR SW"或"POWER SE"。
七、如果画面上出现BIOS的版本信息,画面没有异常的话,说明CPU,主板,RAM,显卡,电源都正常.通常,经常易出现故障的部件是"显卡","主板","硬盘"这个顺序。
八、然后连接硬盘和软区进行检测。接着连接CD-ROM检测,然后是声卡。Modem等一个一个的连接进行检测。如果不出现画面就说明后连接的那个部件有故障或是有兼容性问题。只须处理那个出故障的部件即可。
九、机箱的问题
有时将主板安装到机箱时发生问题,导致启动失败。因此如果在上面的部件检查中没有任何问题的话,可以将主板安装到机箱上测试。如果在测试中没有任何的错误,则说明是CMOS
Setup错误,驱动程序等的软件问题。


PRO/ENGINEER2000I安装方法 (完整版)
基本要求:
1:推荐使用WIN95 WIN98 OR( NT4.0+SP3,+SP4,+SP5)
2:NETWORK Card(网络卡)是否已经安装妥当?如果尚未安装好,请用该网络卡驱动程序安装好网络卡。
安装步骤:
1:插入PROE2000I光盘---出现画面:(HOSTNAME):机算机名称 (PTC HOSTID): 网络卡号码
--NEXT--(开始第一部分安装:可以修改LICENSE文件安装位置 即(BROWSE):C:\Program files\
flexlm 为X:\PTC\FLEXLM )NEXT--OK--OK--NEXT--BROWSE(找寻网络卡号码对应的LICENSE.DAT文件)OK--NEXT
--NEXT--NEXT--INSTALL--OK(开始COPY文件)--OK(License managenrent started successfully)
--OK--NEXT(开始第二部分安装:PRO/ENGLIEER SOFTWARE INSTALLATION)--(选择全部项目,同
时可以修改文件安装位置 即(BROWSE)C:\Program files\PROE2000I 为X:\PTC\PROE2000I )NEXT--OK--NEXT--ADD---
在Command name 栏目添加Proe2000i---点取 attach license (s) to command 栏---出现画面点取proe_55555---点取<<<---OK---OK--
NEXT--NEXT--INSTALL--OK(开始COPY文件)--OK--NEXT(开始第三部分安装:PTC APPLICENTION
MANAGER SOFTWARE INSTALLATION)--NEXT--(同时可以修改文件安装位置 即(BROWSE)C:\Program files\
APPMG2000I 为X:\PTC\APPMGR2000I)NEXT--OK--OK--NEXT--INSTALL--OK(开始COPY文件)--OK--NEXT--OK(安装
完毕)。
2:如果在WIN98 OR WIN95 下安装,回到桌面开始--程序--MS-DOS方式--在C:根目录下编辑(EDIT)
CONFIG.SYS文件--添加以下文件:SHELL=C:\WINDOWS\COMMAND.COM C:\/P/E:4096
3:经过1,2步安装完毕,重新启动机算机,可以使用PRO/E2000I。
注意:1:如果在WINNT下,不要第二步,只要重新启动机算机,可以使用PRO/E2000I。
2:PRO/ENGINEER20完整版安装方法同PRO/ENGINEER2000I.
3:网络卡安装可以自定。
4:电脑操作时间为1999年及以后。
5:有时侯启动PRO/E还是不可以,请在控制面板---FLEXLM LICENSE MANAGER图
     标双击---先点"STOP"--再"START"---"STATUS"。出现"你的计算机名称":
     LICENSE SERVER UP(MASTER)。那麽PROE一定可以。
6:第5步为手动启动较经常使用。


FDISK的使用详解
工厂生产的硬盘必须经过低级格式化,分区和高能格式化后才能使用。所以购买后首先必须对硬分区。
硬盘分区的步骤:
1、用启动盘启动计算机进入DOS提示符,运行FDISK,此时屏幕显示进入FDISK主菜单前的FAT标准使用选择(分区格式:FAT16:它采用16位的文件分配表,最多只能支持2G的分区,但它利用率太低,即使一个文件很小的话,它也要占一个簇,形成空间浪费。安装NT4.0必须此格式;FAT32:它采有32位的文件分配表,对磁盘的管理能力大大增强,突破了FAT16对每个分区的容量只有2G的限制,它的最大优点:能将FAT32分区格式的每一个簇容量都固定在4K,提高磁盘利用率。),一般采用FAT32标准,此时直接回车进入FDISK主菜单
2、选择准备分区的硬盘。如果计算机中安装两块硬盘,选择"5"屏幕会显示计算机中所安装的硬盘信息,一般主盘编号为"1",从盘编号为"2",根据需要选择。
3、建立主分区。选择"1"(Create DOS Partition or Logical DOS Drive)建立分区,再选择"1"(Create Primary DOS Partition)建立主分区,此时程序提示是否将全部硬盘空间都建为主分区,在选择"Y"后,硬盘上就只能建有一个主分区了,如果选择"N",屏幕将显示出硬盘上所有可用空间,按照实际需要设定主分区的大小,此时程序会自动为主分区分配逻辑盘符"C",此后按"ESC"返回主菜单。
4、建立扩展分区。选择"1"进入"建立分区菜单",再选择"2"(Creat Extended DOS Partition)建立扩展分区,屏幕将提示当前硬盘可建为扩展分区的全部容量,选择"Y"。
5、建立逻辑分区。扩展分区建立以后系统提示还没有建立逻辑驱动器,此时按"ESC"开始设置逻辑盘,屏幕提示可以建为逻辑盘的全部硬盘空间,可以根据需要设定逻辑盘的数量和容量,系统会自动设定盘符"D、E…",此后按"ESC"返回主菜单。
6、激活硬盘主分区。选择"2"(Set active partition)激活硬盘主分区,选择"1"(主分区)进行激活,然后退回FDISK主菜单。
7、退出FDISK程序。按"ESC"退出,此后才能对所有盘符进行格式化,重启。


GHOST的使用方法:
系统的安装时间实在令人头疼,我们可以用GHOST软件对系统区甚至整个硬盘进行备份与恢复。
1、备份过程:
(1)进入纯DOS,运行GHOST。
(2)在出现的窗口中依次选择LOCAL→PARTITION→TO IMAGE,从弹出的磁盘选择窗口中选择需要备份的硬盘。
(3)从弹出的分区窗口中选择要备份的分区(注意要有写卷标的习惯)。
(4)从弹出的保存路径对话框中选择备份文件的存放路径及文件名。
(5)此时系统将会询问是否对文件进行压缩,其中NO表示直接备份而不压缩、FAST表示快速压缩、HIGH表示高比例压缩,可根据需要选择。
(6)最后单击YES开始进行备份,此后系统崩溃时就能利用所做的备份进行恢复。
2、恢复过程:
(1)进入纯DOS,运行GHOST。
(2)在出现的窗口中依次选择LOCAL→PARTITION→FROM IMAGE。
(3)从弹出的备份文件选择窗口中以前备份的映像文件。
(4)选择要还原的硬盘(一定要选择原来备份时选择的磁盘)。
(5)选择需要还原的磁盘分区(一定要选择原来备份时选择的分区)。
(6)单击YES,系统即会开始还原。


PQMAGIC的使用方法:
现在大容量硬盘越来越大,用FDISK分区也越来越慢(而且FDISK只能支持到63G的硬盘),用PQ可以大大减少硬盘分区及格式化时间而已可以在不破坏数据的情况下对任意对硬盘进行分区。
(1)进入纯DOS,进行PQMAGIC。
(2)在确定硬盘没有坏道的情况下,可以跳过硬盘坏道检查,以节省很多时间?quot;常?quot;(General)→"参数选择"(Preferences),在"跳过坏扇区检查"(Skip bad sector checks)下的硬盘列表前打勾→确定。
(3)主分区的建立。用鼠标在"未分配"(Unallocated)空间上点右键→建立(create)在建立分区类型(create as)选择"主分区"(Primary Partition),分区类型(Partiton type)选择"FAT32",卷标(Label)填入"SYSTEM",在大小(Size)中输入相应的分区大小(如:5000),确定。
(4)逻辑分区的建立。同理用鼠标在剩余"未分配"空间上点右键→建立→在建立分分区类型里选择"逻辑分区"(Logical partition),分区类型选择"FAT32",卷标里填入"DISK2"(依次类推),在大小里输入相应的分区大小,确定。依次将所有剩余空间分配完。
(5)设置活动分区。在刚才建立的主分区(C盘)上点右键→"高级"(Advanced) →"设置活动分区"(Set Active)→"确定"(OK)。
(6)使所有设置生效。所有设置完后点"Apply",程序对自动对硬盘进行分区格式化,一般整个过程只需2分钟左右。点"退出"(Exit)后,重新启动计算机。


WINDOWS98的安装方法
在分区、格式化过C盘之后就可以安装操作系统了,把WIN98安装盘放入光驱,进入WIN98安装目录(如:CD E:\PWIN98)。
1、在DOS提示符中输入:SETUP /IS /IE (参数:/IS:跳过SCANDISK;/IE:跳过制作WIN98启动盘;/ID:跳过检查剩余磁盘空间;/IM:跳过对内存的检测;/IQ:跳过交叉链接文件的检查;/NF:文件考贝完后,重新启动计算机不提示取出软盘)
2、安装程序会自动对计算机硬件进行检查(加参数/IS后无此过程)
3、此时系统提示用户许可协议,选"同意协议";
4、安装程序对系统注册表、数据库以及剩余磁盘空间等进行检测;
5、系统提示25位产品序列号,输入B3XQY-HQDDY-2WWMJ-842FX-9FKFG,有些WIN98第二版会在重启后再输入;
6、安装程序会提示系统安装路径,一般默认即可;
7、安装程序提示采用哪一种安装方式(最小安装:只安装运行软件的最基础部分,主要满足空间紧张的用户;典型安装:安装程序将自动安装最常用的选项,它是为初级用户提供的最简单的安装方式,你无须为安装进行任何选择和设置;完全安装:安装程序将自动安装所有组件和功能,如果你想全面了解某个软件,又不确定要安装哪些部分时,最好选择完全安装,以免少安装了什么组件而不能使用其中的某个功能;自定义安装:手动选择需要安装的组件,安装程序会列出一张清单,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来安装的项目,清除不需安装的项目),一般采用典型安装。
8、此时安装程序会提示要求输入姓名及单位名称,可随意填写;
9、安装程序提示一个用户区域选择窗口,默认!!
10、系统提示插入一张空盘制作系统盘(加参数/IE后无此过程);
11、安装程序开始拷贝系统文件,你可以静下心来休息一会;
12、文件复制完毕,系统会在15秒钟后重启计算机;
13、重启后,安装程序会自动进行有关的系统设置,然后系统又会自动重启;
14、重启后,系统最后还会自动进行有关用户个人信息配置的操作(只需在"日期/时间"上按一下"关闭"),系统还会重启一次;
15、系统重启后WIN98安装完毕,提示欢迎信息。
驱动程序的安装:
1、将驱动程序光盘放入光驱,一般可以自动运行,先安装主板补丁(现在主要是INTEL芯片与VIA芯片(现在VIA4IN1 Ver4.31版的已完全修正南桥芯片的BUG)),再安装声卡及显卡。
2、(1)对于没有自启动的驱动程序的安装方法(如MODEM)。一般可以在"我的计算机"→"属性"→"设备管理"中可以看到"其它设备"中有黄色的感叹号,说明其不能设备不能正常工作或没有安装驱动程序,可将其删除,再点"刷新"(或选中后点"属性"→更新驱动程序)
(2)提示找到新硬件及型号(插入光驱或磁盘)
(3)"搜索比当前设备使用的驱动程序更好的驱动程序"
(4)"指定位置""浏览"
(5)指定驱动程序所在目录,"确定"
(6)找到指定新硬件驱动
(7)复制文件 (8)"完成"!

WIN98的拨号网络及局域网设置方法:
拨号连接到INTERNET的设置:
(1)运行"开始"→"程序"→"附件"→"INTERNET工具"→"INTERNET连接向导"。
(2)"手动设置INTERNET连接或通过局域网(LAN)连接"
(3)"通过电话线和调制解调器连接"
(4)输入:区号(520),电话号码(163),国家代码(中国),去掉"使用区号和国家地区代码拔号"前的勾
(5)输入:用户名(163),密码(163)→连接名:(默认即可)
(6)"你现在想设置INTERNET邮件账号?quot;选择"否"完成。
局域网的连接设置:
1、 添加组件
(1)"网络"→"属性" →"添加" →网络组件中选择"客户" →厂商为"MICROSOFT"网络客户为"MICROSOFT网络用户"或"MICROSOFT友好登录"。
(2)"添加"→"协议"→厂商"MICROSOFT",IPX/SPX兼容协议,同法再添加NetBEUI协议和TCP/IP协议。
(3)"添加"→"服务"→"MICROSOFT网络上的打印机文件共享"
2、设置网络
(1)选中"TCP/IP协议"→"属性"→"IP地址"→选择"指定IP地址" →输入本机的IP地址,一般格式为"192.168.0.xxx"(xxx为2┄255之间的任意一数字,但不能与其它主机重复),子网俺码一般为"255.255.255.0"
(2)"网关"→在"新网关"中输入服务器地址,一般为"192.168.0.1"→"添加"。
(3)"DNS配置"→"启用DNS"→输入"主机名"(如:SERVER)、"域"(如:DOMAIN),输入"DNS服务器搜索顺序"一般为以上网关的服务器地址→"添加"。确定
(4)在"标示"里填入计算机名(如:A1)和工作组名(如:DOMAIN)。
(5)"确定",系统会在复制文件后自动重启。


Windows 2000 操作系统基本步骤
1、 从光驱启动(按"DEL"进入CMOS修改启动参数),存盘退出;
2、 出现BOOT FROM ATAPT CDROM、PLEASE ANY KEY TO BOOT FROM CD 按回车;
3、 出现SETUP WINDOWS2000 PROFESSIONAL 自动设置-----等待
4、 选ENTER=继续
5、 选F8=我同意
6、 按"C=创建磁盘分区",在创建磁盘分区大小(单位MB):4000MB(容量自定义, 最好不小于2000MB)按ENTE=创建
7、 选中主引导分区C:选ENTER=安装
8、 选用FAT 文件系统格式化磁盘分区(随用户需求而定,也可用NTFS格式),按回车继续
9、 安装程序正在格式化----等待
10、 安装程序正在复制文件----等待
11、 重新启动
12、 按"DEL"进入CMOS修改启动参数(改为硬盘启动)
13、 出现启动界面: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
14、 按提示"下一步"安装程序(与WIN98相似)


双胶线与RJ45头的连接方法:
常用接法:第1脚--黄白,第2脚--黄色,第3脚--绿白,第4脚--蓝色,第5脚--蓝白,第6脚--绿色,第7脚--棕白,第8脚--棕色。


双启动的制作方法详解:
在安装完第一个系统后(如在C盘),备份C:\IO.SYS、C:\MSDOS.SYS、C:\COMMAND.COM三个文件,再将第二个系统安装在另一逻辑分区后,再另外备份以上三个文件,只需来回复制以上三个系统文件到C:\即可实现双启动。具体作法:
安装完第一个系统后(如安装了简体WIN98),在备份盘上建立一个目录(如:E:\bak\change)后进入DOS方式,在DOS提示符下输入:
attrib C:\io.sys -r -s -h
attrib c:\msdos.sys -r -s -h
copy c:\io.sys e:\bak\change\Pio.sys
copy c:\msdos.sys e:\bak\change\Pmsdos.sys
copy c:\command.com e:\bak\change\Pcommand.com
copy con e:\bak\change\CtoP98.bat
attrib c:\io.sys -h -s -r
attrib c:\msdos.sys -h -s -r
attrib c:\command.com -r
copy e:\bak\change\Pio.sys c:\io.sys /y
copy e:\bak\change\Pmsdos.sys c:\msdos.sys /y
copy e:\bak\change\Pcommand.com c:\command.com /y
attrib c:\io.sys +r +s +h
attrib c:\msdos.sys +r +s +h
attrib c:\command.com +r
Ctrl+Z(回车)
然后正常安装第二个操作系统(如安装日文WIN98),不过要安装过程中注意选择安装到不同的分区中(如D盘)。安装完后进入DOS方式,输入:
attrib C:\io.sys -r -s -h
attrib c:\msdos.sys -r -s -h
copy c:\io.sys e:\bak\change\Jio.sys;
copy c:\msdos.sys e:\bak\change\Jmsdos.sys
copy c:\command.com e:\bak\change\Jcommand.com
copy con e:\bak\change\CtoJ98.bat
attrib c:\io.sys -h -s -r
attrib c:\msdos.sys -h -s -r
attrib c:\command.com -r
copy e:\bak\change\Jio.sys c:\io.sys /y
copy e:\bak\change\Jmsdos.sys c:\msdos.sys /y
copy e:\bak\change\Jcommand.com c:\command.com /y
attrib c:\io.sys +r +s +h
attrib c:\msdos.sys +r +s +h
attrib c:\command.com +r
Ctrl+Z(回车)
所需的文件已备份成功,然后只要在桌面做一个链接(将e:\bak\change\CtoP98.bat拉到桌面上)双击重启后即可进入PWIN98,进入PWIN98后在桌面上也做一个链接(将e:\bak\change\CtoJ98.bat拉到桌面上),完成!

 
南京捷康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2001-2032 025-83156380 83156381 83675557
苏ICP备11037474号 51La